News

【翻轉教育】提高線上學習價值 無界塾讓孩子用筆電學3件事

  • Jia-Yi Lin 2021-07-20 13:30 更新:2023-03-11 05:45

5月全台各級學校因疫情停課被迫轉為線上教學,整天的學習場景從實體教室換置3C螢幕,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數位能力接軌,一同展開學習?「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推動成員,無界塾教務長林嘉怡分享無界塾如何讓學生跨出數位學習第一步,詳實記錄孩子的數位學習歷程。

由於無界塾的課程非常需要進行個人表達和創造的練習,非常需要每個人掌握自己的進度,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和自己對話,完成任務,因此我們在小五入學時便要求每個學生都需要準備一台自己的筆記型電腦。

近年來有許多學校在建置數位教室時是大量採購平板,也有很多 ipad種子教師培訓在推動 ipad在課堂中的使用,雖然平板對於學校來說可能較好控制,統一派送任務、App、管制可看的網頁等等,無界也有添購 ipad做為小組任務時共同使用,不過我們認為平板較難幫助學生去理解電腦的運作,因為平板整個系統運作統一包在很漂亮的 UI介面之下,並無帳號、游標、鍵盤、資料夾、檔案形式的概念。

而Chromebook筆電在這方面較可以滿足老師對於系統教學和介紹的需求,讓學生對於整個系統操作深入了解,進而遷移到別的載具,亦有做觸控螢幕、可翻轉螢幕變成平板模式,能做到平板拍照/操作直覺的效果。

因此,我們這三年來仍然推薦學生購買入門的 Chromebook,並且好好認識自己的載具,運用在每個課程的需求當中,無界學生每天就是這樣背著電腦來上課,再背著電腦回家做功課,這在使用數位工具上是很重要的關鍵。

拿到電腦的第一步:認識「帳號」

學生在入學時,我們會統一為學生建置 Google教育帳號,教師需要教學生如何辨識「帳號」,小老鼠@之前的,是屬於個人的 ID(帳戶名稱),@後面則是網域的概念,大多數的學生會在這裡出問題。

我們觀察到現在的小學生過去的使用經驗,都已經是 app的數位原住民,他們通常使用的是中文暱稱,而這些中文暱稱背後是亂數代碼,他們只要複製代碼或連結,就可以互加好友,所以對於「英文+數字」=「特定人」的ID概念很模糊,不知道這組帳號要輸入到哪裡,需要重新給定義與說明。

這組帳號同時也是 mail,教師會和他們說明為什麼帳號同時就是一個信箱——信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驗證和收發,證明這是一個有權利使用的帳戶——就像成人申請信用卡時,驗證管道是將信件寄到家中。

讓載具有自己的風格:個人化設定

當學生認知到這台電腦是自己的,不是家裡共用的平板、不是家裡的桌機、不是家長的筆電,老師會讓學生開始摸索這台電腦的基礎設定,例如要用什麼圖片代表自己、游標要用什麼圖案、裝置要不要開通知、螢幕保護程式要多少時間、要使用什麼桌布、輸入法。

林嘉怡提供

在這個階段學生會大量探索、和自己的載具互動,常常會是某人先發現某個新大陸,其他同學看見了就很興奮也想加入和使用,這也讓學生在未來會更加敏銳和關注到性能與功能的更新,每當Chromebook或軟體更新功能,大家就會互相通知。

學生也會在這裡遇見很多問題,想要換照片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在電腦上截圖、下載下來的檔案形式/大小是否符合需求,老師會趁著他們有需求時偷塞說明書,教他們看使用說明,請他們把自己會需要但還沒有習慣的部分加入書籤,當操作熟悉了再刪掉。

這邊就看見了筆電後台系統和網頁資訊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學生正在初步學會如何提出問題並找到解方。

搭配其他工具認識網路世界

接著除了Chromebook之外,學生開始會自己另外準備滑鼠、耳機,有線的通常比較不會有抓取的問題,比較直覺,無線的則會開始出現連線的問題,會在這裡帶入「藍芽」和「模式」,辨認輸出與輸入裝置的概念。

教師會帶入Google Be Internet Awesome,雖然因為語言關係,對學生並不是太友善,但透過這個遊戲,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在網路上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比如密碼長度與複雜度的練習、如何注意和辨識釣魚網站、自己的數位足跡會用什麼方式被記錄下來。

“聽到小孩交到相同興趣的網友、加入遊戲群組,該如何和他說明安全性,而不限制他的交友自由?

小孩在留言區亂罵人,為什麼不行?這是網路霸凌還是言論自由?”

網路社會與數位時代的關鍵議題可以搭配《數位世界的孩子系列1-4》(共四冊)進行教學。

數位工具三要素:輸入文字、傳送檔案、整理資料

要全面使用筆電,有三個最基本的能力要訓練起來,打字、傳接檔案、整理雜亂的資料。

一、打字練習

練習輸入法,以便用文字作為紀錄、查找的基礎,首先會先教小孩仔細地看過一次鍵盤注音與英文字母的位置,教他們把手勢擺好,練習用最近的手指頭去打字,不要求快。

線上有很多中打練習的網站,但通常這樣刻意練習非常無趣,學生也容易半途而廢,不知道這樣練習的動機是什麼,所以建議先區辨學生目前在什麼樣的狀態。

有些學生是「有東西想表達,但手跟不上」,也有些學生是「沒有東西想表達,更打不出來」,前者需要先請他們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寫下來,看著已經寫出來的內容打字,後者就叫他們照著題目或老師給的文本打一次,無論是哪個方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

負責Chromebook教學的老師會先給予和這個環境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練習打字,例如「你對來到無界每天最期待的事情是什麼」,但在無界塾比較特別的是,這件事情不會只在一堂課上練習,幾乎每一堂課都會有用到載具的時間,數學用均一、自然紀錄實驗結果、社會找資料、語文打字介紹自己……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大概一個月打字速度就會比較接近思考節奏。

有些小孩早就習慣用語音輸入,反而會造成選字困難,認真想選也選不出來,所以這個可以提供給較有障礙的學生。

二、傳接檔案

有越來越多資料之後,就會開始有個需求,要把檔案傳給同學或老師,就會開始接觸到「雲端共用」與「電子郵件」,前者用來傳雲端硬碟裡的資料,後者用來傳電腦裡的資料。

這裡面的大魔王就是共用時資料的權限概念不清,共用給所有人、共用給某些人、共用給某些擁有連結的人,對學生來說,都是共用。

好不容易挑完了權限,還有編輯權、檢視權、註解權等不同用途,最後還要管是不是機構內帳號,需要一些時間去建立使用規則與脈絡,且不厭其煩地提醒,真的到兩年後還是會有開檔案附加連結卻忘了共用的孩子……

邏輯大致如下:共用給老師只要加老師帳號權限——共用給同組同學還需要給編輯權——讓無界其他人也都看得到就直接開機構內檢視——想給爸媽看的話,再公開檔案。

三、整理資料

通常一開始學生都會覺得我們跟他們說整理資料是在講廢話,因為他們的電腦裡就是空空如也,他們只要花一些時間就能辨識出每個檔案其實是幹嘛的,所以學生電腦裡有大量「無標題文件」、「語文作業」或他科作業的檔名,大概

要等到檔案超過100個,他們就會自食惡果,開始認真「編輯檔名」、「資料分層」。

檔名教學部分會希望學生不要用科目作為檔名,而應該就放在某個科目的檔案夾裡,不需要重複說明,反而應該去描述那個文件本身,比起「語文作業」,不如寫這是一份「無界老師人物採訪寫作」。

還有一個要提醒的就是滾動型修正的檔案,需要在編輯下一次資料前,就要以建立副本的方式,留下前一次修改的檔案,不要直接覆蓋掉要修改的部分,雖然常常回頭看覺得版本跟版本間沒有太大差異,但長大後就會發現這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無界學生還常常因為小組作業,會有大量「與我共用」的檔案,這是最難整理的,因為這個檔案的擁有者可能都是別的組員,必須建立捷徑回到自己的雲端資料夾當中,不然未來做學習歷程的時候,就要從毫無階層的「與我共用」中撈出檔案。

林嘉怡提供

大量的資料在某個時間點開始也會很需要做分類,老師通常在檔案比較多之後開始教這一塊,用自己慣用的分類方式拉心智圖,比如年度—科目或科目—年度,他們可以自行決定,但未來檔案歸類就要依照這個邏輯。

共同平台紀錄學習歷程

無界有一師生共同平台「Seesaw」,我們用這個共同平台,來讓學生把他在學習過程中產出的想法、檔案、作品以時間軸的方式上傳至平台當中。

林嘉怡提供

未來都可以回到課堂所開設的類似「社團」的區塊去搜尋自己的檔案,同時老師端也可以依照課程需求開設課堂任務、建立範本、給資料&檔案,讓學生可以按照規格上傳任務,老師也可以同步追蹤作業繳交的狀況和品質,並在作業下方給予留言回覆。

林嘉怡提供

學生在這個階段也開始要練習如何繳交好品質的作業,以及選擇用什麼形式表現自己的任務亮點。

請學生錄製影片說明自己所做的電路卡片,可從上傳作業中看到每個人選擇的呈現方式都不同。林嘉怡提供
學生拍得很正又很清楚的令人感動的作業。林嘉怡提供

最容易忽略的一步:休息

虛擬世界裡其實已經有太多數位垃圾,像是很多虛設的網站、抓眼球的聳動不實廣告,我們不只希望學生使用科技工具學習,更希望學生活用科技工具,創造對自己的生活及真實需求裡真正能派上用場的東西。

過去的數位工具教學多半在教怎麼使用幾個工具,但很少提到「建立界線」,學生擁有這樣一個無限可能的工具,就像是交到新朋友,會在裡頭發展出更多功能與想像,因此教學生登出網路世界,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在學校我們較少看見學生抗拒關上電腦,或完全沈浸在網路的世界,可能因為和同儕互動的吸引力還是遠大於不斷在網路上打發時間、尋求刺激,但有了電腦之後,的確容易在家中和家長有觀念衝突及爭吵。

此時就需要透過教學生閱讀實體書、外出踏青、家庭時間、有限流量等方式,讓自己暫時遠離網路,進到另外一個心流當中,讓時間不再被通知綁架,也消化自己在網路世界看到的東西。

要有好品質的產出,就要平衡在真實世界的時間以及虛擬世界的時間,要在真實世界裡有感受、體驗、想法、與人互動,回頭在虛擬世界當中才會更有創作動機。

*原文轉載自林嘉怡編寫評論的部落格,經編輯整理後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Share:

Start Time

11:59

22/10/2023

Finish Time

12:06

30/01/2024

Share: